选择高分子、金属薄膜等材料,并针对走路、抖动等运动状态,设计出不同的结构,这种功率为微瓦级、毫瓦级的“摩擦纳米发电机”就可以进行发电。“将‘摩擦纳米发电机’安装到壳、脚底或是衣服上,那么在滑动、走路或抖动的时候,就可以产生电流。”王中林说。 此外,“摩擦纳米发电机”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安保、环境监测等方面。“比如打字,每个人敲击键盘的速度、频率是不一样的,由此形成的电波也不一样。”王中林介绍,将“摩擦纳米发电机”安装在智能键盘上,就可以监测出正在操作电脑的是他人还是机主本人。 不仅如此,“摩擦纳米发电机”还可以用于环境监测。“‘摩擦纳米发电机’安装在空调机吹风口,利用吹出的风可产生电流。PM2.5颗粒因为带有静电,就会被吸附到安装有‘摩擦纳米发电机’的过滤板上。”王中林介绍,这种装置吸附率高,室内空气净化率可达99%,并且没有臭氧产生。 “纳米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,希望可以在西南地区建立纳米能源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,结合重庆的实际进行轨道交通监测、照明等方面的产业化发展。”王中林表示。 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在面积1平方毫米的生物芯片上布置数百个探针,就可随时监测心脏突发的征兆或进行的早期筛查等。7月26日,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、国家”特聘教授李长明,向记者介绍了如今纳米材料在生物等领域的运用。 据了解,目前在生物领域,如何有效进行心脏突发、老年痴呆症等兆的监测及的早期筛查,以便有效进行预防和,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。